用中国照明技术点亮世界
1963年,江风益出生在江西余干一个农民家庭,自幼吃苦耐劳、勤奋好学,1980年考取了吉林大学物理系,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。1984年毕业后,他放弃了去北京工作的机会,毅然选择回到家乡,在江西工业大学(现南昌大学)任教。三年后,赴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攻读固体发光硕士学位,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读博或留在研究所,而是再次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,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开始他的“发光”事业。
江风益院士的“中国芯”
对江风益来说,仅仅做到“跟”还远远不够,他的目标是带领团队闯出一条半导体照明的中国道路。
在“追光”这条路,他们从未停下
创新路上,永无止境,江风益从不敢停歇,从“跟”到“追”,再到“超”。2011年,他和团队拓展了研究方向——LED高端装备(MOCVD系统)的研制开发,并于2014年研制成功生产型MOCVD设备(37片机和61片机),其中设备的心脏——反应管实现了自主创新,用此设备生产的硅衬底蓝光LED,其电光转换效率与采用进口设备生产的蓝宝石衬底蓝光LED的国际先进水平持平;2016年,他和团队用此设备研发的黄光LED取得了历史性突破,其电光转换效率达到21.5%,远高于国外公开报道或可查询到的最高水平(9.63%),2019年他们将此光效提高到27.9%;2020年,他们所研制的微红光LED光效国际领先。这些发明创造,使我国LED技术在国际上处于“部分领跑”地位。
发“光”,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
科技强最终的落脚点是产业强。2006年,江风益、王敏作为联合创始人,创办晶能光电(江西)有限公司,开启了更加艰苦卓绝的硅衬底LED技术产业化之旅。实验室研发到成果产业化之间,存在一条巨大的转化鸿沟。实验室阶段,产品数量少,指标容易掌控,而且100个样品中有一个合格就算成功了。到了生产阶段,产品数量批量增长,各项指标受环境影响变化很大,况且制作硅衬底LED芯片有三十几道工序,每一道工序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,良品的合格率难以保证。找不到相匹配的设备,无法控制量产的合格率,没有可借鉴的经验……晶能光电以难以想象的韧性“爬坡过坎”,攻克了一项项技术和产业化难关。
结语
江风益有一个座右铭:“多发光,少发热”。其中有三层含义:一是发光二极管,发光和发热是成反比的,要想多发光就必须少发热,这样更节能;二是做人要多做实事,少头脑发热;三是科研选题选方向,少凑热闹,国外发达国家在某方面做得很好了,不要去跟,要从学科行业的本质去找一些新课题、新方向。这是江风益一直奉行的处世信条,择一事,专一心,终一生。带着让“中国芯”照亮全世界的梦想,江风益和团队依然步履不停地奔跑在追光的路上。
信息来源:
江西日报.为了心中的那束“光” ——记中国科学院2019年新当选院士、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
新华网.“江西造”硬核科技LED闪耀全球
南昌大学.江风益院士: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、买不来,唯有自主创新,才能免于受制于人